如何跨入国际仲裁圈并积攒人脉跨境顾释
本文共计3,954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金秋九月,围绕国际商事仲裁这一业务主题,我们先后在天同北京本部举办了三场活动。一时间,天同四合院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9月13日,中国青年仲裁小组(CYAG)就“国际商事仲裁参与者的多元化”及“国际商事仲裁证据规则的发展”这两个热门话题举行了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仲裁圈里的众多国际仲裁律师和学者齐集一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台下的青年听众们提问也异常踊跃。9月18日,国际知名的第三方资助基金IMFBentham亚太区首席投资官TomGlasgow先生和投资副经理Cheng-YeeKhong女士到访天同,就“第三方资助基金在亚太和世界的发展”这一主题,向来自国际律师事务所和国内领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大型国有企业法务人员和国内外高校的学者进行宣讲。台下听众对于这种新型的国际仲裁融资方法怀有浓厚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已有多位律师表示愿意推荐客户使用第三方资助基金,借此帮助他们在境外维权。9月25日,全球领先的争议解决支持性服务机构Duff&Phelps(衡美)的两位专家,PaulineBooth女士和KevinLeung先生就“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和专家证人的角色和作用”做了精彩的演讲,听众们积极地参与讨论,使得研讨会比原定时间延长了一个多小时。有趣的是,这三个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听众中,有很多与我有过交道:他们中有些人,是中国国际仲裁圈里的资深律师和仲裁员,我曾在他们面前作为代理律师进行开庭陈述;有些人,是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前同事,多少个不眠夜,我和这些优秀的律师们为仲裁文件的提交做最后的修改和审查;还有些人,是我非常尊敬的仲裁专家证人,他们一贯秉承“中立、客观”的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地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另一些人,则是我在国际仲裁案件中的对家律师,那时候的剑拔弩张,早已化作“相逢一笑”。在活动中,我穿梭在人群里,与这些“仲裁人”交谈,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突然间,我觉得非常的温暖和幸福:过去十年的国际仲裁职业生涯,让我通过不同的机缘,有幸认识了这些朋友们,跻身在他们中间,我深刻感受到来自国际仲裁圈的蓬勃脉动。“难忘老朋友,欢迎新朋友”。国际仲裁圈的发展壮大,需要通过不断接纳新的仲裁律师和仲裁员、接受新的观点和进行新的实践后,才可能呈现出新的气象。在本期文章中,我将与那些有志于从事国际仲裁业务的法律人聊一聊,如何跨入国际仲裁圈并在其中积攒人脉。一、国际仲裁是较为“小众”的法律业务,入行须谨慎,想真正入行则须下决心虽然国际仲裁听上去有些“高大上”,其实它是较为“小众“的法律业务。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法律人而言,在选择职业发展路径时需要做出多个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有代价。首先,需要判断是从事争议解决业务(统称“诉讼业务”),还是非争议解决业务(统称“非讼业务”)。如果选择从事“非讼业务”(例如,公司并购、上市发债、银团融资等),则在从业几年后再转换职业轨道去从事“国际仲裁”业务,可能会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反之亦然。当然,如果一位法律人决定从事“诉讼业务”,还需决定是从事境内诉讼业务,还是以国际仲裁为代表的境外争议解决业务。选择从事境内诉讼业务的,更多时间将会与中国法、中国法院和国内仲裁机构打交道;而从事国际仲裁的律师,他们更多时间将用英文工作,案件涉及的法律往往是外国法。除了国际仲裁外,在亚太地区较为常见的境外争议解决业务还包括“境外诉讼”(例如,在香港高等法院或美国州、联邦法院的诉讼案件)和白领犯罪及政府调查(例如,FCPA调查等)。国际仲裁仅是跨境争议解决中的一种业务门类。由于它的高度专业性,任何希望从事国际仲裁业务的法律人在“入圈”前,需要慎重地思考,自己是否真正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并愿意长期投入时间。因为一旦选择从事国际仲裁业务,中途想要退出,可供选择的其他职业道路并不算多。此外,国际仲裁业务具有较高的门槛。很多年轻的国际仲裁从业者具备较好的英文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名牌大学接受法学教育,有些人还在英美法系国家的一流法学院取得法学硕士、博士(LLM/JD)学位并获得外国的律师执照。除了语言、学历和律师资格等标准外,年轻的法律人还需进行专业知识上的储备。系统地学习国际仲裁知识,对将来从事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例如,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常年提供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硕士课程。如果不打算去国外专门读一个有关国际仲裁的学位,也可以购买和阅读几本有关国际仲裁的书。例如,AlanRedfern和MartinHunter编著的《国际商事仲裁法律与实践》,以及GaryBorn编著的《国际商事仲裁》等,都属于国际仲裁从业者的必备读物。二、进入国际仲裁圈有时需要机遇,但有决心的人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一位年轻的法律人,如果想要进入国际仲裁圈工作,有时候需要机遇,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为自己创造“入圈”的机会,正所谓“天助自助者”。一般而言,国际仲裁圈包含三个维度:其一,从事国际仲裁业务的律师,他们主要集中在国际律师事务所或国内领先的涉外诉讼仲裁业务团队工作;其二,国际仲裁机构的从业人员,例如,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工作的法律顾问(Counsel)们;其三,国内外院校里的国际仲裁专业研究人员和学者。国际仲裁从业者,有时候会从一个维度转换跑道,进入另一个与国际仲裁相关的领域内工作。我的前同事中,就有人在国际律师事务所从事仲裁律师工作多年后,进入国际仲裁机构担任主管法律顾问(ManagingCounsel);还有一些人,则是在担任国际仲裁机构的重要职位多年后,加盟国际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而另一些人在考取法学博士学位(PhDinLaw)后,退出律师业,转而进入大学开启有关国际仲裁的学术生涯。因此,进入国际仲裁圈的路径是多元的。年轻法律人可以选择加入专业仲裁律师事务所从事国际仲裁业务。例如,英国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提供“PRCScholar”的培养路径,每年从优秀的内地本科生中挑选几位送往英国深造,他们中的很多人学成归来后,选择在该所的国际仲裁团队工作。年轻法律人也可以选择进入国际仲裁机构工作,在那里他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国际仲裁程序,见识到来自不同法系、地域的国际仲裁律师的办案风格,掌握关于仲裁员的背景信息,以及结识很多优秀的国际仲裁从业者。还有一些年轻法律人另辟蹊径,选择成为国际知名仲裁员的助理。例如,新加坡仲裁员黄锡义先生(MichaelHwangSC)和英国仲裁员NeilKaplanQC,就有定期聘请年轻法律人担任助理的传统。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三、进入国际仲裁圈后,应在“实践中求真知”,并赢得尊重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跨入国际仲裁圈,年轻法律人都不能满足于“混圈子”。初入国际仲裁圈,很容易被其“高大上”的外表所迷惑:伦敦、香港、新加坡,斯德哥尔摩,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国际城市,一次次高端的国际仲裁会议,一位位国际仲裁的“大咖”们端着红酒或香槟,从容地和年轻仲裁人侃侃而谈,也大度地允许他们提出一些青涩的问题。但对于初入国际仲裁圈的从业者而言,在高端论坛上偶尔举手发言、提问,或在会议间歇与国际知名仲裁律师或仲裁员攀谈几句,仅是看到了国际仲裁圈的一个狭窄的面相。根据我的从业经历和观察,国际仲裁圈还有另一些面相:提交仲裁文件的前夜,初级律师以非常耐心、细心的态度,不厌其烦地审阅数百份书面证据,有时因一个小小的编排错误,不得不重新审阅所有证据文件;还有一些刚入行的初级律师,同时负责几个大型国际仲裁案件的基础文案工作,因压力过大而躲到楼梯间默默垂泪;一些中级律师,因案件管理组织不到位,或文件起草质量不尽人意,而被合伙人严肃批评,调试情绪后又开始对仲裁文件进行第N次修改;身经百战的合伙人,在开庭之前,翻开一个个庭审卷宗,从文件的第一页看起,细致地准备庭审发言和交叉盘问的问题清单;一位我所认识的英国御用大律师,年逾七十,在新加坡开庭期间,每天庭审完毕后,坚持阅读当天的庭审笔录,用不同颜色的信号笔在笔录上作出标记,并和律师团队的其他年轻成员一样,准备第二天的庭审,直到凌晨。年轻的国际仲裁从业者,如果希望积攒在圈中的人脉,并没有捷径可走:一次国外仲裁会议上的简单闲聊后,你可能和那位知名的国际仲裁员“相忘于江湖”;而在由你主导的国际仲裁案件中胜诉,则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甚至可能包括你的对家和对家律师。四、利用自己的所长,为他人作出贡献进入国际仲裁圈后,无论你是刚刚入行的年轻律师,还是已从业十年以上的资深律师,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自己的所长,为他人作出贡献,必然会对积攒自己的人脉有所裨益。对此,我深有感触。在六、七年前,我在一家中国律师事务所工作时,所内举办了与“造船合同”有关的国际仲裁研讨会,并邀请了数位来自英国伦敦的御用大律师来京演讲。所里决定,由我担任英国御用大律师在演讲中的现场翻译(英翻中)。“造船合同”交易的专业性很强,行业术语很多,对于能否完成这次任务,我多少有些担心。在参会之前,我反复阅读演讲嘉宾的PPT资料,并就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和专业术语请教所内的海事律师,最终不辱使命,较为顺利地(但并非完美地)完成了翻译工作。参与那次研讨会的英国御用大律师,有些人至今与我保持联络和合作。现在想来,如果我不主动参与那次活动,并在其中提供我力所能及的服务,可能也无法与他们结缘。在四、五年前,我在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工作时,是国际仲裁团队里唯一的具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律师。因此,国际仲裁团队的其他外国同事,会经常询问我有关中国法的各种问题。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法律门类很多,有些法律问题较为复杂,不在我的经验范围之内。那时,但凡被问起有关中国法的问题,我要么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立即作出回答;要么在经过一番法律检索和与行业内资深律师交流并确认答案正确后,再给外国同事们作出回复。现在,虽然我与这些前同事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各自有着不同的职业发展,但这种曾经相互支持的经历,成为我们彼此信任、开展合作的基础。最后,于此文末,奉上前文中所述的三次活动的照片,祝各位节日愉快!
中国青年仲裁小组(CYAG)研讨会
中国青年仲裁小组(CYAG)研讨会
“第三方资助基金在亚太和世界的发展”研讨会
“第三方资助基金在亚太和世界的发展”研讨会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和专家证人的角色和作用”研讨会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和专家证人的角色和作用”研讨会